《大乘起信论》界诠法师 宣讲(006)


《大乘起信论》讲记

《起信论》,不管是中国的禅宗也好,还是天台贤首都特别推崇,还有禅宗后期的一些语录、公案也有讲到它。你把《起信论》学好,它无非是讲这么一个道理,《圆觉经》和《起信论》相互关系而衍出来的。当下这一念心就是要你当下承担,也就是《圆觉经》的道理,众生本具圆觉嘛!只是名言、说法上不同而已,你学过这个道理,所讲的无非是这一个。为什么呢?本论从实践的观点开示我们自心的法门,也就是禅宗、天台贤首所讲的一真法界,就是这个真如心。所以本论的立论是:一者法,二者义。法是什么?法就是众生心。所谓义,就是这个心里面有体、相、用的三大功德作用,所以说本论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。从学派来说,后人有把它分成几个宗。如太虚大师把它分成三宗:法相唯识宗、法性空慧宗和法界圆觉宗。法性空慧宗就相当于中观学派,法界圆觉宗就是属于华严这个系统的。《圆觉经》、《起信论》,都属于法界圆觉宗。还有一位著名学者级别的印顺大师,他是这么说:虚妄唯识论,就是外面的一切境都是虚妄的,唯识而已,太虚大师是法相唯识;性空唯名论,就是一切性空,只是假名字而已,太虚大师是法性空慧宗;还有一种是真常唯心论,真常唯心就是指《圆觉经》、《起信论》乃至《华严经》,这些都是属于真常唯心,我们可以从一些文献中学到这些名称。《华严经》说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,这一切都是唯心,所以把它这么一个判摄。天台有天台的判摄法:藏、通、别、圆;贤首有贤首的判摄法:法相、破相、法性。根据他们这么判法,《起信论》就自然属于真常唯心和法界圆觉。那么本论所讲的众生心,它可含摄众生生起的生灭杂染和本质不生灭的清净真常这两种门。所以这一心开二门:真如门和生灭门。从众生心来说有两种:与无明相应就是杂染,与真如相应就是清净。真常解脱是这么来的,所以从“染净依”来说,就有杂染的生死和清净的涅槃这两个系统。杂染的生死就属于流转,是以无明为根本生起世间的杂染法;清净的解脱就属于还灭,是以般若智慧为根本生起出世间的清净法。如果依无明而生起杂染,就是因无明而有生死,那么因明就是智慧而得涅槃解脱。我们这个心可上可下是这样来的,这是两条路。

大乘的性空学讲世间都是缘起的,如果说你不了解这个缘起,就叫无明。无明就这么简单,不了解缘起法。你了解缘起法,那就叫作智慧,是这么来的。《起信论》所讲的生死杂染就是不觉,属于迷妄,觉有不觉和本觉。本来是有觉的,因为有无明烦恼的生起,所以不觉了。不觉就会怎么样呢?就是生死的杂染,属于迷妄。那么这是从阿赖耶识与无明的统一说杂染依,阿赖耶识和无明是杂染所依的根本。所谓觉就是本觉,法界性不离本觉性,本觉本来有觉,然后才有始觉。哦!现在知道有这么个道理,始觉开始明白,那么始觉与本觉相应就是究竟觉,彻底明白了。所以说这一心当中开二门:心真如门是属于本觉,心生灭门是属于不觉。心真如不变而现起生灭相,但是这个本觉体还是在那里,它只是现起生灭的相而已。那么心生灭呢?谁去杂染流转生死呢?它不离真如,但是只是不觉而已。所以《起信论》就讲一心开二门,一心开二门,然后显三大,即一心二门三大,这是《起信论》所讲的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阅读原文